相关细则和试点年内出台
地方加速布局国有资产证券化
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将有30万亿国资进入股市
国资证券化步伐正在加快。
10号钢管厂检测员日前获悉,地方正在加快布局国企改革,除了明确国资证券化的比例外,还在积极推动制定相关细则和试点工作,年内出台。其中包括完善董事会、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制度以及开展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等内容。
通过资本运作推动资产证券化,用好市值管理手段盘活上市公司资源,从而实现内部资源优化整合,并实现国有资产价值最大化无疑是2016年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10号钢管厂检测员
认为,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能够拓宽融资渠道,盘活存量资本,实现股权多元。作为央企改革升温的一个重要标志,初步估计,未来几年内将有30万亿的国有资产进入股市。
目前很多地方都把国企改革作为2016年工作重点,在顶层设计方案的指导下,目前各个地方在已经公布的方案基础上,开始积极酝酿相关细化方案,并提速国企改革步伐。去年以来,国资委领导多次在地方国资系统展开密集调研,对地方国企改革发展情况做了全面了解,目前很多地方国企都在积极行动部署改革,包括广东省在内多个省份先后召开多场国资国企深改会议,地方两会期间国企改革将会继续发酵。
截至目前,已有20个省市出台了国有资产证券化率的目标,各地区提出的资产证券化率目标一般在50%以上。以国企重镇广东为例,广州市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提出,至2020年,竞争性领域的市属企业将全部实现整体上市或至少控股一家上市公司。强调加大整合重组力度,鼓励企业通过证券市场、产权市场,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开放性联合重组。广东省颁布《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提出希望通过5年的努力,让上市公司成为国有企业的基本组织形式,省属企业资产证券化率由现在的20%上升到60%,主营业务完全实现整体上市。
从目前各地透露的国企改革信号来看,重组整合、混改、资产证券化等已成为各省国企改革的重点目标和任务。上海、广东、重庆、山东、北京等地对提高证券化率、资产整合、兼并重组等均有明确的鼓励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陆续公布的“十三五”规划也显示,国资证券化步伐将加速。据
10号钢管厂检测员
了解,公布建议稿的28个省份均表示,“十三五”期间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分类推进国企改革,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其中有11个省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提高国有资本证券化水平,加快推进国企整体上市和兼并重组。
2013年地方国企资产达55.5万亿元,而资产证券化率总体不到30%,未来几年可能有近10万亿元地方国企资产实现证券化,这将带来大量投资机会。在目前A股所有上市公司中,实际控制人为国资委、地方国资委、地方政府、中央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大学以及集体企业的上市公司高达1010家,占到了A股上市公司的三分之一以上。
新一轮国企国资改革有赖于多层次资本市场,除了通过资本市场改制上市成为规范的公众公司,国企上市公司以及控股子公司通过兼并重组,可以推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才能真正构建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秀的国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