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是亚投行接收新意向创始成员国申请的截止日期。截至4月1日24时,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共计有52个国家和地区申请或者意向表态成为创始成员。这些国家和地区遍布五大洲,亚投行究竟有何种吸引力,能够让原本计划3月30日召开的工作会议议题推迟,目的是留更多时间,容纳更多成员。
本期专题详细解释了不同成员国的各取所需。在其背后,是亚投行的目的性较为纯粹,以发展亚洲区域基础设施为目的,尽可能少参与政治因素。
3月30日,约30个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齐聚哈萨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图,参加为期两天的第三次亚投行工作会议。在原先的时间表中,所有想要加入亚投行的国家需要在3月中旬提交申请以便留出两周时间确认成员资格,并最终得以参与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亚投行创始成员国的首次会议并就投票权、主席人选等问题进行讨论。
非亚洲国家占股之所以比较低,金立群解释说:“当我们邀请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参与进来的时候,我们主要不是希望他们多出钱,而是希望欧洲国家的加入能够在公司治理、技术支持等方面贡献经验和智慧,促进这个机构的发展。”
在美国、日本等一些大国没有参与之前,为了保证股本金达到一定规模,使亚投行能够如期开张运行,在初创阶段中国的出资额可最高达50%,这是根据亚洲地区各经济体的体量确定的。
根据媒体报道,韩国在宣布加入亚投行的声明中说,亚投行将是韩国以创始成员国身份加入的首个国际性金融机构。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与韩国经济体量相称的更大作用。
目前亚洲区域内的分配模式比较明确的是根据GDP水平,“更大的问题在于区域外国家,目前还没有确定具体如何分配。中方目前采取了不主导、让区域外国家自己决定的模式。“让区域外国家自己解决冲突,在我看来这是非常聪明的做法。
近期,有关亚投行的高管人选一直备受关注。由于中金公司前董事长金立群、财政部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陈欢分别担任亚投行中方筹备组正、副组长,因此被外界认为将成为亚投行的高管。
亚投行自创始至今,通过实践国际透明化标准,消除了不少业内人士和国家的疑虑。期待北京的第一轮工作会议能够确定投票权的问题,第二轮会议开始对银行运作本身进行探讨。